澳洲打工渡假|Tasmania塔斯馬尼亞|Huon Aquaculture鮭魚工廠|背包客夢幻工作介紹

這次要來分享一下我來澳洲做過最爽最快樂的工作,也是背包客口中的夢幻工作之一。
當時從Bicheno移動來Devonport時還沒找到工作,後來先找到了一間蔬菜場,但由於季節未到又碰上聖誕節假期,雖然已經induction完成了,卻遲遲沒有上班的消息,沒想到反而因此找到了正處於旺季且缺人缺到爆的Huon鮭魚廠,當然一樣也是靠著仲介進去的。
於是就這樣,為期半年的快樂時光正式開始。
延伸閱讀/塔斯各類工作資訊分享: 澳洲打工渡假|Job in TAS|Tasmania塔斯馬尼亞怎麼找工作? 哪裡有工作?|工作資訊|經驗分享
怎麼進去鮭魚廠?
進去鮭魚廠有三個管道:
● 直接對廠
● Corestaff (前Vmac)
● Agri Labour 澳商亞吉
我是藉由Corestaff進去的,也是我比較推薦背包客的方法,但運氣要好就是了,因為進去Huon需要比較好的英文溝通能力,雖然我的英文並不好,可是由於疫情的影響,需要人手的鮭魚廠太缺人了,所以就這麼幸運的進去啦,也算是因禍得福吧哈哈。
鮭魚廠時薪高嗎?
Huon的時薪很高,基本的normal都有$27.79,更不用說六日和國定假日的時薪了,比照澳洲政府的薪資,是多少就是多少。
這是我2021年的payslip,因為澳洲人不喜歡假日上班,所以就爽到背包客,時薪超高,重點是工作內容很輕鬆,money money就這麼滑進口袋了。


門口前的停車場,有時候沒位置停,都要停到上面路旁。


員工休息室
以前桌椅不是這樣擺放,遇上疫情只好保持社交距離。
鮭魚廠的員工休息室真的超乾淨又舒服,因為有夜班的關係,公司提供了牛奶、即溶咖啡、茶包,有一陣子還有吐司跟果醬,所以可以跟同事相約去公司吃早餐(?) 總之就是有點太幸福了。

對了,桌上還有衛生紙跟鹽和糖,好貼心啊!


有時候還會有新產品的試吃~


每個月一次的公司福利,可以免費吃一餐,我自己覺得超好吃的,尤其是那個pasta。
順便提一下,公司是有員工餐廳的,不曉得多少錢,記得不貴,有點像buffet 那樣,可惜我去的時候碰上疫情,就暫時沒有賣了。


進到各個room之前都要換鞋,換上洞洞鞋再走去自己的部門換雨鞋就可以了。是說平常這裡絕對不會這麼整齊,這是朋友整理好的哈哈哈哈。

有哪些部門?
我知道的部門有這些:
● gutting:大魚處理,會接觸到魚的內臟。
● fillet room:魚片處理,將魚去骨片好,再分裝到各個部門。
● HOG room:大魚包裝,需要良好體力的房間,分裝各重量的魚,還要有體力鏟冰。
● RAW room:生魚處理,拔魚刺、去魚皮、分裝生魚,去過一次,就做拔魚刺和去魚皮。
● cold smoked:冷煙燻,處理、修剪鮭魚,依重量與產品分類包裝,我待最久的一個房間。
● hot smoked:熱煙燻,基本上和cold smoked差不多,但工作更簡單。
● VA Dispatch:出貨裝箱,依訂單裝箱貼標籤,最後出貨,非常冷的一個房間。
● caviar room:魚子醬,將鮭魚卵清洗裝罐,不一定每年都有。
基本上我只待過cold smoked,整整六個月只去過cold smoked、hot smoked和一次RAW room,就沒有了哈哈,算是超級幸運的,因為整個工廠最輕鬆的就是冷熱煙燻房。
cold smoked
所以接下來我就只介紹cold smoked的工作,只能說一直待在這個房間真的很幸福,在每個房間都差不多冷的情況下,來cold smoked只需要動動手指實在太爽,而且supervisor不會管太多,也不太會要求速度,還有通常smoko和lunch後都會換工作崗位,避免做一樣的工作造成工作傷害(雖然換地方也還是動手指ㄏㄏ),只能說這個工作真的會養壞背包客哈哈哈。
● trimming:
將被切碎的魚片秤重裝進袋裡再放到tray上,然後推去給真空壓縮一下,嗯…就這樣,剛來的時候就是做這個,太簡單了我還很疑惑。
● R240:真空包裝機,把已經修好的魚放到機器上進行真空,不喜歡這裡,因為會要求速度,而且我又矮,常常拿不太到魚,但機器又還在跑,然後我就會需要停下機器,很氣!
● cryovac:手動真空壓縮,把裝袋好的魚放到檯面上(包好的trimming就是在這壓),用力一壓就完成啦~ 這邊有兩台壓縮機,一大一小,大的需要兩個人一起。
● floorer:清理各種不要的魚,舉凡切下來的血塊、脂肪、骨頭、魚刺、魚皮,還有不小心掉地上的,修剪的時候掉落的碎塊等等,最後floorer就會把他們統一清好,不過聽說制度已經改變,就不清楚是怎麼分類了。
● silky line(左下方那條線):
這邊通常都是處理大條的魚,有1kg和500g的,機器會先切好魚,前面負責的人把魚從下面的傳送帶送來,站在左右兩側的人就負責把魚修好秤重,再放到上層的傳送帶到後方的桌子進行包袋。
這邊有分兩種等級:classic和premium,classic比較簡單,只要修掉明顯的血塊跟大塊的油脂,還有一些遺漏的魚刺就可以了。premium則要更仔細一點,一點點血點都不可以有,脂肪也不行,有時候還要翻到背面去檢查,確定完美才算過關。

● I-slice line:
圖片裡面沒有這個機器,它擺在最前方的位置,機器出魚處左右各站一個人,依照需要的克數來抓魚片放到板子上,例如:100g的魚就大概抓4片魚片,200g就抓7或8片,然後再由站在修魚位置的兩個人把魚修好,放進tray裡,送到R240真空包裝。
這個位置我就不太喜歡,因為源源不絕的魚看了好煩,而且有時候抓魚片,如果魚太黏就很難抓,抓起來也會變一坨,根本難修,常常修到只想放空。

● caruosell line(如下圖):
機器會將片好的魚順著傳送帶送到圓盤上,我們再依照產品的重量去修剪、秤重魚,最後放上另外一條傳送帶,送到後面的R240機器去做真空包裝,通常都是做100g的,只要把多餘的重量和一些油脂、血塊修剪掉就可以了,超簡單! 但同事們都不喜歡站這裡,因為會有源源不絕的魚過來,看了心煩。

疫情期間的體溫測量工作,我沒做過,朋友做過一天,工作內容就是測體溫~


如果有幸做到夜班,就能看到黑壓壓的工廠、停車場。


公司買來的5kg鮭魚,只要是員工買鮭魚就會有員工價,然後就會被朋友當成鮭魚代購(?)^_^


其實到現在還是會很想念鮭魚廠,但那時候已經開始進入淡季了,加上想移動不想一直待在塔斯,所以還是這樣離開了這幸福的工作,偶爾還會想說要不要再回去,可是澳洲還有好多地方等著我去探險,而且賺錢也不是我的主要目的,只希望未來的每一份工作不要再跟鮭魚廠比較了,越比越難過啊嗚嗚嗚…
鮭魚廠的cold smoked,就是養壞背包客的地方!